查看原文
其他

“辨证施治”“辨证施护”,让新冠患者对中医竖起大拇指|草地·疫线

强晓玲、李劲峰 新华每日电讯 2020-09-11

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、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为首的团队,在武汉进行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中表明,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,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,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.7天,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.2天,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%,临床治愈率提高33%。其中,根据前期对34个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,与18个西医治疗患者的比对情况来看,中西医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,临床治愈率更高

首发:“新华每日电讯”微信公号(ID:xhmrdxwx)

作者: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、李劲峰

 

“这两天感觉怎么样啊?”穿过漫长的走廊,李长辉推开病房门。


“进来第二天烧就退了。”林女士连忙从床上坐起,指着嗓子处的药贴让李长辉检查,“这两天贴了药敷贴,咳嗽减轻,黄痰已经没有了,只是嗓子还一阵阵发痒。”


上午9点,全副“武装”的李长辉进入病区开始查房,这是他每天繁忙工作的开始。


长辉医生查房中跟患者交流。本文图片、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


从2月14日集结出发,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援助医疗队来到湖北襄阳,已经一月有余。从当初人满为患到如今病患陆续出院,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新冠肺炎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。每天拖着笨重的防护服,在襄阳市中医院惠民院区一圈圈巡查下来,李长辉是开心的。


这里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多属轻症,但不少患者的低热、咳嗽、咳痰在入院前往往已经持续多日,有人甚至“扛”了一个多月。入院后经过中医治疗,未发生轻症转重症现象。


2月29日收治的患者林女士,就属此类病例。


在检查了林女士舌苔、脉象后,李长辉向她解释,“你的病在中医讲就是肺热,除了‘通治方’,又根据你的情况增加了清肺化痰的中药,CT结果显示,之前的症状已经得到缓解。”


随后,他叮嘱一旁的主管医生安排林女士再做一次CT和核筛检查,“如果都没有问题,就准备出院吧”。


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医疗队抵达襄阳中医院。

 

“通治方”基础上的“辨证施治”


李长辉所说的“通治方”是什么?


“疫情暴发后,国家就颁布了由中医专家组制定的中医治疗方案,明确指出,这种病因表现类似的新冠肺炎患者当属中医疫病,在预防救治中,中医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,并会同专家为社区、方舱医院、专科治疗医院开出适合的‘通治方’。”王圣治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,此次赴襄阳中医医疗队领队,也是辽宁省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“新冠肺炎”方案参与者,他说:“‘通治方’外,会为患者进行个体化‘辨证施治’,加减配药。”


中医护理中的“辨证施护”


“自古以来,中医对瘟疫传染病的治疗一直是有优势的。”王圣治介绍,“史料记载,历史上大约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瘟疫流行”。


《黄帝内经》曰“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”,新冠肺炎当属“寒湿疫”,是感受嗜寒湿之疫毒而发病。明代吴又可在《温疫论》中创立“戾气”病因学说,这次戾气嗜寒湿,在武汉寒湿环境下集中暴发。


2003年“非典”期间,参加工作不久的王圣治就体会到“中西医结合对‘非典’患者的治疗成效”。其中,广东省中医院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工作,后来数据显示,中医治疗对患者愈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他说:“‘非典’暴发初期中医参与度是不够的。”


新冠疫情暴发后,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医药治疗方案,除内服中药外,中医外治法的八段锦、经络养生操、耳穴压籽、穴位贴敷、中药熏蒸等被广泛推广,起到培补宗气和运行气血的功效,患者的咳嗽、咳痰、气短症状得以缓解。同时采用移情疗法,指导患者舒缓紧张焦躁情绪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

王圣治说:“中医治疗是通过调理患者肌体的阴阳平衡,使患者增强自身抗病毒能力,当阴阳调理趋于平衡,患者自己战胜病毒的能力就会增强,反之亦然。”


在一个月的临床治疗中,医疗队负责的两个病区中,中药使用率达100%,没有发生新冠肺炎轻症转重症案例。王圣治说,针对同一样本的“通治方”,以及个性化的“辨证施治”,“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是有效的”。

 

中西医结合治疗释放中医更大优势


“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抢救中,中医西医形成互补,起到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。”在医疗队援助病区里,同样有重症患者。每一次的重症专家会诊,李长辉都在其中,“就像打仗,用最好最有效的武器对付敌人,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”。


2008年,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筹备ICU,学习中医的李长辉成了一名重症康复医生,一做就是12年。恰恰是这12年的临床实践,让他越来越体会到,“‘中西医结合治疗’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所起到的积极作用”。


他说,“干重症的大多数都是西医医生,但把中医的临床经验运用到重症抢救治疗,是中医参与现代医学治疗的尝试,不仅不冲突,更是互补。”


“此次新冠肺炎救治当中,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更大优势。”李长辉说,以襄阳市中医院为例,该院80%确诊患者为轻症,少部分重症。在采取中医药治疗后,“轻症治愈率明显,转重症数字为零”。而重症患者除了采取中药治疗外,仍需采用高流量吸氧、无创插管、有创插管甚至ECMO救治,“当重症患者进入平稳期,中药介入对于病情的改善,祛邪扶正,增加肌体免疫力起到积极作用”。


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医疗队领队王圣治。


不久前,病区收治了一名70多岁的女性重症患者,伴有糖尿病史,入院时已上无创呼吸机,通过高流量吸氧维持。经过专家会诊,中医介入,“我们在不断地给她调方,三到五天一个处方,患者的呼吸困难得以解除,脱离危重症,转为普通患者。”李长辉说。


如今,在中医治疗中,西医CT检查使得中医诊疗的“望闻问切”更加精准化,“这也是中医诊疗的一种延伸,能够帮助医生精准辨识,准确治疗”。李长辉说,“实践证明,中西医各取所长,结合治疗,更有利于新冠肺炎患者治愈”。

 

中医疗效仍需更多样本数据说话

 

中医诊治讲究个性化的“辨证施治”,对于护理同样强调“辨证施护”。


“跟西医护理相比,中医护理除了要掌握输液、雾化吸入等基础护理工作,还要熟练掌握中医特色护理法。”援助医疗队的护师邓莉参与过“非典”战役,有着丰富的中医护理经验。


她介绍,护士们每天除了传授健身操,一些个性化的中医护理被引入治疗。“施护”过程,对中医护士的中医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

2月25日,在江夏方舱医院,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易琴(前)带领新冠肺炎患者习练八段锦。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


“慢性病患者如何‘施护’,糖尿病、高血压患者怎样‘施护’。”邓莉说,辨证“施护”中,“不同类型疾病的护理方法不同,湿热跟寒热的护理又有不同”。


“中医护士们很辛苦,跟患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。比如做一个耳穴压籽,需要15分钟。现在大家都穿着防护服,戴着手套,做一次耳穴仅贴胶布就需要很长时间。”邓莉说,通过这些个性化的中医综合治疗手段,提高患者睡眠质量,增加信心,帮助胃肠功能改善,“使由病毒导致的炎症和免疫损害得以积极恢复”。


中医护理中的“辨证施护”耳穴压籽


在国家卫健委相关发布中显示,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。 


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、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为首的团队,在武汉进行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中表明,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,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,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.7天,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.2天,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%,临床治愈率提高33%。其中,根据前期对34个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,与18个西医治疗患者的比对情况来看,中西医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,临床治愈率更高。


“目前,在质疑中医疗效的声音中,更多是缺少‘有效治疗的科学数据’,以及形成标准化的治疗方案。”王圣治说,“这也是现代中医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”。


“武汉方面的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,这些已拿出的患者样本比对数据说明,在此次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中,普通症状转为重症的概率降低,并非只是一两个案例而已。”王圣治说。


“有不少人认为中药没有用,其实是不懂中医的人不会用,甚至打着中医的幌子,在做着伤害中医的事情。”李长辉介绍,如今,日本汉方药出口比例已占全球份额90%以上,其药学理论多来自《伤寒论》等中医药论著。“中国做得还很不够,民众对于中医药的认识还很不够。如果说通过这次疫情让民众对于中医药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算是中医药的一次机遇。”


对于患者来说,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,“关键看疗效”。李长辉说,这些天看着不少患者治愈出院,除了对每一位医生的感激之情,“更多是对中医药治疗竖起了大拇指”。


“质疑和反对,来自不了解。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,中医的责任就是治病,让轻的病人痊愈,让中度病人别向危重发展,减少危重病人的死亡率。”此前,刘清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在中国,中医西医各有所长,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借鉴,才能取长补短,取得的结果也将能既大于中医又大于西医,共同构成中国医学。


草地·疫线|四川医生“泪目”日记,讲述援汉40多个日夜

草地·疫线|他带队进驻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二甲医院

草地·疫线|仝小林院士:应进一步树立中医自信

草地·疫线|这些普通人,撑起首都的天空

草地·疫线|50多天没下火线的ICU主任:疫后拍张全家福

草地·疫线|戛然而止的归途:滞留武汉的外地人咋样了?

草地·疫线|这家知名医院赴鄂支援有何绝招?

草地·访谈|作家贾平凹为“疫“线战士加油,做了一件事……

草地·访谈|作家毕淑敏:《花冠病毒》“成真”,她“痛不欲生”

草地·访谈|5000普通人合拍疫中无名者的“余生一日”

草地·访谈|有人怀疑感染反复量体温,打热线时大哭不止

草地·访谈|没想到这么多人读我的“武汉日记”

草地·专栏|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,有哪些属于你的记忆?

草地·专栏|李白因何难忘“江山第一楼”?

草地·专栏丨韩松:杞人忧天非坏事,别让科幻成真

草地·专栏|关山远:人,如何才能控制炫耀的冲动?

草地·专栏|你了解口罩的历史吗?

草地·专栏|在历史上肆虐过的病毒,人们是如何应对的?

草地·专栏|6部病毒题材影视剧,讲述人性之战

草地·手记|被“封”黄冈的记者,直播老区农民战“疫”

草地·手记|湘鄂边界小城寂静的春天


监制:姜锦铭 | 责编:李牧鸣、刘小草 | 校对:饶小阳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